怒江州信息网

首页 > 最新信息 / 正文

朱元璋留给建文帝的两笔重要“遗产”最终导致其统治覆灭(徐达儿子徐辉祖)

网络整理 2022-05-11 最新信息

了解更多历史知识请关注

#青凝说历史#

文/青凝

图/来源于网络

自古能臣是判断一个人的才能而非立场的词语,能臣不单指正臣、忠臣、也包括所谓的奸臣,所谓的能臣都是社会上的精英,有治世之能臣、乱世之能臣、救世之能臣。

然而建文帝时期恰恰缺少的就是乱世之能臣。

朱元璋死后将自己的皇位传给了皇太孙朱允炆,同时他又给他的孙子留下了一笔“遗产”,恰恰是这笔遗产葬送了朱允炆的统治,也就是我们后来说的燕王朱棣发动的“靖难之役”。

朱元璋留给建文帝的两笔重要“遗产”最终导致其统治覆灭

朱元璋留下了两笔“遗产”,其中一笔就是建文帝的藩王叔叔们。

朱元璋时期将他的儿孙全部封了王,居然有24个之多,全部是他的儿孙。每个王都有自己的王府及军队,军队的数量不等,人数大概是九千之六万人。区区几万兵马确实不能和朝廷抗衡,然而燕王有一批特殊的部队—朵颜三卫(今天的雇佣兵,此处不过多介绍),这样给他后来的反叛增加了额外资本。

建文帝即位后意识到了藩王的威胁,登基后仅一个月左右

朱元璋留给建文帝的两笔重要“遗产”最终导致其统治覆灭

他在智囊团的建议下决定撤藩,先后裁撤了周王、代王、岷王、湘王、齐王,手段毫无仁慈可言,一改其在祖父朱元璋面前的宅心仁厚。此时的燕王朱棣意识到危险,暗地招募兵士,制造兵器为早饭做准备,后来便发动了“靖难之役”,将他的侄子建文帝赶下皇帝的宝座。

上文中还有一笔“遗产”同样是朱元璋留给他的,那就是留给他的文臣武将。

朱棣发动的“靖难之役”是朱元璋生前曾经说过的,如果遇到有野心不恭敬的大臣和奴才,那么一定要派兵镇压,从而来达到清君侧的目的。朱棣觉得齐泰、黄子澄、方孝孺等人就是奸臣,定要全部绞杀消除。

朱元璋留给建文帝的两笔重要“遗产”最终导致其统治覆灭

其中方孝孺、齐泰、黄子澄这三位智囊团就是朱元璋留给建文帝治理天下的能臣。他们可能是治世之能臣,但绝非是乱世之能臣。

首先是方孝孺,翰林侍讲,六岁就会写诗,他是读书人的偶像,绰号“小韩子”,他的老师就是大名鼎鼎的宋濂;

第二位齐泰,今南京人,1384年乡试第一名,1385年又高中进士,可见齐泰本人天资聪慧,有一定的学术涵养。文人出身,从未带兵,被任命为兵部左侍郎。任命前曾对朱元璋提问的问题对答如流,能说各地守将的名字及大明江山地理形势说得头头是道,受到赞赏。

第三位黄子澄,江西人,洪武十八年,会元称号,直接被选为东宫伴读。建文帝做太孙期间曾问他,藩王如果将来造反怎么办?黄子澄:诸王的兵力只能用来自保,如果他们敢造反,朝廷发兵攻打他们一定能够取胜。文帝稍感宽心。

朱元璋留给建文帝的两笔重要“遗产”最终导致其统治覆灭

以上三人的共同特点就是:饱读诗书、文人巨匠、虽有远大抱负,只不过都是书呆子罢了。他们绝非乱世之能臣。

削藩及靖难之役中这个智囊团有几处非常大的决策失误,直接导致建文帝集团的失败。

在靖难之役中,方孝孺只是朱允炆的文胆,讨伐燕王的诏书檄文都出自他手。但他只是一个儒生,他不是军事天才,在靖难之役中不能给朱允炆更多军事上的帮助。

齐泰和黄子澄在削藩先后顺序上出现了分歧,齐泰主张首先对燕王下手,而黄子澄建议先剪除燕王羽翼,再徐徐图之,从历史实践证明这个决断是错误的。此时的燕王根本没有反叛的心里,而随着其它五位藩王被撤销后才有反叛的野心,这样做也给了燕王足够的起兵准备时间。

朱元璋留给建文帝的两笔重要“遗产”最终导致其统治覆灭

朱元璋忌日,燕王派三个儿子(朱高炽、朱高煦、朱高燧)代为祭拜,既然要决定削藩,齐泰立马建议建文帝扣押朱棣三个儿子当作人质,徐达之子魏国公徐辉祖也赞成齐泰的做法,然而黄子澄觐见说是怕打草惊蛇(此时五六位藩王已经被撤了),将燕王的三个儿子放了,简直是书生误国啊。

而兵部尚书齐泰得燕王即将举兵的密报,立即命令北平都指挥使张信立即逮捕朱棣,这就犯了一个致命错误。张信虽然是朝廷官员,但燕王亲任的都指挥使,燕王的亲信、老部下,齐泰居然将如此重要的任务交给他,简直是儿戏。

自此燕王朱棣彻底反叛,此时朝廷无将领可派。洪武年间大将如云,现如爷爷只留给他一名守城大将长平侯耿炳文了,善于攻城的蓝玉、王弼等都被杀了。耿炳文后来兵败真定。

黄子澄的第二次失误,耿炳文兵败后,黄子澄举荐纨绔子弟李景隆(大将李文忠之子)为主帅接替耿炳文,建文帝夸赞李景隆为“周亚夫第二”,然而事实证明李景隆为“赵括第二”。

朱元璋留给建文帝的两笔重要“遗产”最终导致其统治覆灭

在《明史》肯定诸人的忠贞,但是同时也指出他们缺乏制胜之策。他们虽然支持自己的帝王,也知道削藩是有利于皇权统治的,但是作为臣子他们却没有为皇帝分忧。面对削藩的问题,他们没有提出一个有效的办法,反而使自己的君主因为他们的计策而国破家亡。

乾隆帝:当时永乐位本藩臣,乃犯顺称兵、阴谋夺国,诸人自当义不戴天。虽齐泰、黄子澄等轻率寡谋,方孝儒识见迂阔,未足辅助少主;然迹其尊主锄强之心,实堪共谅。及大势已去,犹且募旅图存、抗词抵斥;虽殒身湛族,百折不回,洵为无惭名教者。

Tags:朱元璋   建文帝   明成祖   黄子澄   齐泰   李景隆   方孝孺   耿炳文   明史   朱高煦   周亚夫   我在宫里做厨师   李鸿章   蓝玉   明仁宗   赵括   王弼   宋濂   泰和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