怒江州信息网

首页 > 最新信息 / 正文

文质彬彬重要吗?这词哪来的?怎么才算是文质彬彬呢

网络整理 2019-05-07 最新信息

我们说一个人很儒雅,经常用到词是“文质彬彬”。这个词是怎么来的呢?孔子说:“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论语·雍也》)厉害了,不能“文质彬彬”,你就不能算“君子”。

文质彬彬重要吗?这词哪来的?怎么才算是文质彬彬呢

“质”是指本质,人的德行;“文”是指修饰,体现在人的言行表现。如果本质好但没有文采,就会显得“野”,就是少规矩不文雅;但太注重文辞,本质不好,就会“史”,也就是像史书一样言过其实。两者兼美,才温文尔雅,才是文质彬彬的君子。所以言语也需要有修饰,就是文辞之美,也就是我们常常说的口才!孔子十分重视文辞之美。从《论语》中看,他做到了言之有物,有时候还一唱三叹,如诗如歌!比如:“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论语·雍也》)当然,他也会引经据典,文采斐然。《孔子家语·致思》中有一段:“孔子之郯,遭程子于涂,倾盖而语终日,甚相亲。……小子行之。”

原文较长,简单说说大意。孔子去郯这个地方,偶遇一位姓程的人,一见如故,相谈甚欢。他回过头对子路说:“取一束丝绸给程先生作为相见之礼。”(士相见礼)子路比较耿直,认为在半路上遇见陌生人,采用这种礼仪,不但失身份,也不合“礼”。所以他说:“我听说,士君子相见必定要有介绍人,如同女子出嫁要有媒人一样,否则,君子是不相交往的。”过一会儿,孔子又让子路拿礼物,可子路仍然固执。照理该孔子发飙了,但毕竟是孔子,他斯斯文文地说:“子路啊,《诗经》中说‘有美一人,清扬宛兮,邂逅相遇,适我愿兮’,你现在不送,以后很难再见,那就失人了,要后悔的!”

文质彬彬重要吗?这词哪来的?怎么才算是文质彬彬呢

《诗经》的原文是指男女之爱的,但是,孔子把君主比作美人,比作了那位程先生。子路听后马上明白,而程先生听了自然也受用。用现代的话说,这是孔子体现出了高情商。同样的例子,在《论语》中随处可见,不用多说。那么问题来了,孔子的口才是怎么来的呢?没别的,学。腹有诗书气自华。孔子诗书礼易,信手拈来,语言想不文雅都难。所以在他看来,人要想语言优美,最好的办法就是读《诗经》!所以他教育自己的儿子孔鲤说:“不学诗,无以言!”(《论语·季氏》)

要言语斯文,当然不止熟读《诗经》一条路,但是肚里有“货”却是必须的。老话说“装斯文”,其实这个太难了,因为肚里的“货”没法装,有没有很快就会“露馅”。

文质彬彬重要吗?这词哪来的?怎么才算是文质彬彬呢

宋朝黄坚说:“人不读书,对人则语言无味,揽镜自照则面目可憎!”读书明理,可以让言语生辉,可以变化气质,让一个人真正变成“文质彬彬”。

本文作者:吴先生讲故事(今日头条)

原文链接:http://www.toutiao.com/a6687924081305584135/

声明:本次转载非商业用途,每篇文章都注明有明确的作者和来源;仅用于个人学习、研究,如有需要请联系页底邮箱

Tags:孔子   诗经   论语   子路   读书   孔鲤   宋朝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