怒江州信息网

首页 > 最新信息 / 正文

魏晋第一才女-谢道韫(谢道韫简介及生平事迹)

网络整理 2022-04-08 最新信息

魏晋第一才女——谢道韫

明 佚名 千秋绝艳图局部

公元399年,一个女子目睹丈夫和儿女蒙难的惨状,手持兵器带着家中女眷奋起杀贼。

她叫谢道韫,字令姜(一说名韬元,以字行)。

谢道韫究竟哪一年出生,已经没有详细记载。她生于诗书富贵之家,长于礼乐簪缨之族,叔父谢安官至宰相,父亲谢奕官至东晋安西将军。这样的家庭养出了她的才华横溢,一身傲骨与矜贵。

想来,若是能照一幅东晋王谢家族的全家福,谢道韫当于这片乌压压的男儿之中风流蕴藉,惊才艳绝。

钟灵毓秀,才华横溢

关于谢道韫的史料,遗留的很少。众人对她的印象多停留在那场茫茫大雪里,她吐出的锦心绣口。

那年冬天,恰逢大雪。谢家子弟正围坐在火炉旁谈诗论文。那时,谢道韫才七八岁。

据《世说新语 言语第二》记载: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其中的兄子便是谢安的二哥,谢据的儿子谢朗。其中的兄女,便是众所周知的谢道韫。

谢朗将飘雪比作空中撒盐,外观上虽然相似,但形态上却相差甚远,盐粒是颗颗坠落的,而雪却是扬扬洒洒,飘旋而落。谢道韫抓住了“飘”的动态,将雪比作风中的柳絮,于姿态情致上都显得富有韵味。就显得十分贴切而富有情致。

可想当时,谢安听完侄儿的回答后,应当是默不作声,不置可否。而当听完谢道韫如此新鲜别致的回答后才开怀大笑,赞赏不已。

这等雅事,为人称道千载。自此,人们称有文学才能的女子为“咏絮之才”。

除此之外,《世说新语 文学第四》还记载了谢家的一次聚会:

谢公因子弟集聚,问:“《毛诗》何句最佳? ”遏称曰:“‘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公曰:“谟定命,远猷辰告。”

这里的《毛诗》指的是由西汉毛亨,毛苌整理注释的《诗经》。

“遏”,是谢玄的小字。他举的这句,以肃杀冷寂的冬景与美好轻柔的春景形成对比反映出征夫劳役之苦。

而谢安所举的例子,意思是有宏大的计划要制定为法令,有远大的政策要及时宣告。这句则是站在为政者的角度,作为东晋中流砥柱的谢安所表现出的深远大气,稳重的考虑。

其实,若无谢道韫的回答,谢玄的答案考虑生民疾苦,也算不错。

据《晋书 列女传》中记载:

道韫称:“吉甫作颂,穆如清风。仲山甫永怀,以慰其心。” 安谓其有雅人深致。

谢道韫所爱:吉甫作歌赠穆仲,乐声和美如清风。仲山甫临行顾虑多,宽慰其好建功。此句与谢安钟爱之句不谋而合,表达了政治抱负与理想。

所以谢安大赞她为雅人,有韵致。从中可知,谢道韫那不输于男子的格局与视野。一代才女的风姿,我们尚可领略一二。

神情散朗,林下之风

山阴道上桂花初,王谢风流满晋书。

人才济济的王谢两家,是魏晋时期有名的望族。谢道韫更是是谢家的长房长女。如此士族高门的婚姻,对于门第要求只会更加严格。

放眼望去,能与谢氏并肩的便只有旗鼓相当的琅琊王氏。当时簪缨世家的王氏子弟被誉为:触目所及,无不是琳琅美玉。于是,她的叔父便为她仔细打量——

王献之虽才华惊人,风度容貌出众,但年纪较小且深爱表姐郗道茂,只得作罢。

王徽之率性恣意,名士风流,谢安唯恐不能长久。

最后,谢安将目光放在了中规中矩的王凝之身上。

有人就谢道韫婚后与叔父的话判定谢道韫婚姻的不幸:

一门叔父,则有阿大、中郎;群从兄弟,则有封、胡、羯、末。不意天壤之中,乃有王郎!

然而也有人言:不过是女儿娇羞语。细水长流,平淡随意才是幸福。

婚姻之事便如人饮水,冷暖自知。谢道韫究竟幸福与否,我们只能从历史的烟尘中揣测。但是谢道韫不限于闺阁之中的才华却是有目共睹。唐代陈子良注《证论》时引《晋录》说:道韫“清心玄旨,姿才秀远”。

《世说新语 贤媛》便记载有关谢道韫著名的林下之风的故事:

谢遏绝重其姊,张玄常称其妹,欲以敌之。有济尼者,并游张、谢二家,人问其优劣,答曰:“王夫人神情散朗,故有林下风气;顾家妇清心玉映,自是闺房之秀。

原来在当时,能够与谢道韫相提并论的在当时只有同郡的张彤云。张玄与谢玄两人相争,均认为自己血亲强于旁人,久久难以决断。于是请了当时经常出入王、顾两家的尼姑询问。济尼圆滑,便有了如上所言。看似各有千秋,实际上高下立见。

魏晋第一才女——谢道韫

清 钱慧安 谢家咏絮图 纸本设色 1893年

余嘉锡先生于此明确说:“道韫以一女子而有林下风气,足见其为女中名士。至称顾家妇为闺房之秀,不过妇人中之秀出者而已。不言其优劣,而高下自见,此晋人措词妙处。”

“林下”指魏晋交接时期的“竹林七贤”,他们向以行为旷达著称。“神情散朗”、“有林下风气”可谓道出了谢道韫的个性气质。生逢崇尚气度、“竹林七贤”之遗风的东晋,出身于名流世家,加之自身又才华横溢,因此行事潇洒不羁,颇类男子。

当时的名士们推崇的是个性超然、疏朗大方、平淡冲和的一种作风和风骨,而济尼认为谢道韫有这种气韵。至于张彤云,也同样出众,却只是与普通闺阁女子一般秀美而娴静罢了。这样的评价虽然语言上各有赞誉,实则用烘云托月的对比方法写出了谢道韫的与众不同,可见高下。

谢道韫自幼聪慧,谙熟经史。又颇得叔父真传,思路清晰,于谢家内院清谈难逢对手。历史又给了她一次展示的机会:青绫幕幛,高谈阔论。

《晋书》将那次谈议记录下来:

凝之弟献之尝与宾客谈议,词理将屈,道韫遣婢白献之曰:“欲为小郎解围。”乃施青绫步障自蔽,申献之前议,客不能屈。

所幸王献之没有墨守成规,谢道韫没有蹉跎才华。于这场清谈之中,她旁征博引,舌灿莲花,言语机敏。一场酣畅淋漓的谈议结束,留下了声名大噪的谢道韫。

不畏刀剑,奋起抗争

《三字经》里说:

蔡文姬,能辨琴。

谢道韫,能咏吟。

彼女子,且聪敏。

尔男子,当自警。

蔡文姬和谢道韫的命运何其相似,生来聪颖,都经历了战乱,于战乱中失去了亲人。只是蔡文姬是生离,而谢道韫是死别。

命途多舛,尤其在这样一个风华绝代的女子身上。支离破碎的东晋王朝逼得她无可奈何,一双本应握着狼毫笔的手,只能刀剑相向,奋起抗争。如此,也使得她于浩瀚的史书中留下最浓重的一笔。

此时东晋王朝气数已尽,孙恩、卢循起义爆发了。当时任会稽内史的王凝之面对强敌进犯,不是积极备战,而是闭门祈祷道祖能保佑百姓不遭涂炭。谢道韫多次劝谏无果。

或许他仍沉醉在王氏的门阀贵气中以为孙恩不敢动手,或许他真正相信道祖能给他庇佑。然而现实总是那样残忍,孙恩大军长驱直入冲进会稽城,王凝之及其子女都被杀。

谢道韫目睹丈夫和儿女蒙难的惨状,手持兵器带着家中女眷奋起杀贼,但终因寡不敌众被俘,此时她还抱着年幼的外孙刘涛。当孙恩打算向小孩下手时,她对孙恩大喊:“事在王门,何关他族!必其如此,宁先见杀。”如此气节与胆量,使孙恩生出敬意。

此时谢道韫已经老去,可是闺阁没有扼杀她的傲骨凛凛。世人只知谢道韫颇似其叔父风雅高洁,却不知她也继承了她父亲的血性,刀光剑影,从容不迫。

是以,孙恩非但没有杀死她的外孙刘涛,还派人将他们送回会稽。从此谢道韫寡居会稽,闲暇时写诗著文,过着平静的隐士生活。

遥望山上松,隆冬不能凋。愿想游下憩,瞻彼万仞条。

腾跃未能升,顿足俟王乔。时哉不我与,大运所飘摇。

——谢道韫《拟嵇中散咏松诗》

这首《拟嵇中散咏松诗》是谢道韫写于丈夫遇害之后,虽然感慨命运无常,但哀而不伤,毫无脂粉气,让人想起她临危不乱,与敌人朗声辩驳的风姿。

清初诗论家王夫之称赞谢道韫的这首诗是:

入手落手转手,总有秋月孤悬、春云忽起之势,不但古今闺秀不敢望其肩背,即中散当年,犹有凝滞之色,方斯未逮也。

孙恩之乱平定不久,新任会稽郡守的刘柳前来拜访过谢道韫。谢道韫究竟跟他说了些什么,不得而知。《晋书》这样形容她与刘太守对谈时的风韵:

道韫风韵高迈,叙致清雅,先及家事,慷慨流涟,徐酬问旨,词理无滞。

事后,刘柳逢人就夸奖谢道韫说:“实顷所未见,瞻察言气,使人心形俱服。”

东晋的风雨飘摇中,那个乌衣巷中长大的姑娘,才气高雅,秀外慧中。她的一生,正如那场茫茫大雪,清灵通透,风神疏朗,风骨巍然。

魏晋第一才女——谢道韫

朱良材 咏絮才高图 1931年

Tags:谢道韫   谢安   谢玄   东晋   世说新语   我在宫里做厨师   竹林七贤   美好   一直在身边   诗经   西汉   余嘉锡   文学   熊猫宝来   不完美妈妈   王献之   藤本千秋   列女传   钱慧安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