怒江州信息网

首页 > 最新信息 / 正文

聊聊古人笔下和心中的“祝融”(祝融是什么神话人物)

网络整理 2022-05-02 最新信息

聊聊古人笔下和心中的“祝融”

中国“天问一号”探测器在火星成功着陆,迈出了我国星际探测征程的重要一步,在行星探索领域跨入世界先进行列。

着陆的火星车,名为“祝融号”,是经全球征名、专家评审、网络投票等层层遴选,最终脱颖而出确定的。

央广新闻说:“祝融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被尊为最早的火神,象征着我们的祖先用火照耀大地,带来光明。首辆火星车命名为“祝融”,寓意点燃我国星际探测的火种,指引人类对浩瀚星空、宇宙未知的接续探索和自我超越。”

“火星”,前文聊过了。这次就来聊聊“祝融”。

聊聊古人笔下和心中的“祝融”

“火星”与“祝融”,在古人那里,“很搭”——似乎是“一家子”。

西汉刘安的《淮南子.天文》说:“何为五星?……;南方火也,其帝炎帝,其佐朱明,执衡而治夏,其神为荧惑,其兽朱鸟,其音徵,其日丙丁。……”

“朱明”,即“祝融”。

刘安说,何为金木水火土“五星”呢?南方火星,主管的天帝是炎帝,它的辅佐是祝融,执掌衡器而管理夏天,它的保护神是荧惑,代表它的动物是朱雀,在五音里它是徵,代表的时间是十干中的丙丁。

“祝融”是炎帝管理“火星”的助手。中国派“祝融”到“火星”视察一番,确实很合适。

《淮南子》的说法,很可能来自公元前240年前后成书的《吕氏春秋》。

其《孟夏》曰:“孟夏之月,……其日丙丁,其帝炎帝,其神祝融,其虫羽,其音徵,律中仲吕。”

孟夏四月,天干属丙丁,主宰是炎帝,佐帝之神是祝融,……。这里,只是没说“火星”。

此两书,皆云“祝融”为神。

聊聊古人笔下和心中的“祝融”

实际上,比这要早的古籍中,“祝融”,已经有了“人臣”的身份。

《管子.五行》云:“昔者黄帝……得祝融而辨于南方。”据说,《管子》出于后学之手,约在战国中期了。

《左传》比《管子》早,作者左丘明与孔子同时,约成书于春秋末战国初。

《左传.昭公二十九年》云:“社稷五祀,是尊是奉。木正曰句芒,火正曰祝融……。”《杜注》:“正,官长也。”

前引《吕氏春秋.孟夏》注曰:“祝融,颛顼氏后,老童之子吴回也,为高辛氏火正,死为火神。”

这是说,“祝融”有人间世系,是帝喾高辛氏后代,死后成了火神。

在古人笔下,“祝融”亦神亦人,具有双重身份。

聊聊古人笔下和心中的“祝融”

史上关于“祝融”的记载,最早起于何时?

目前所知,当为《尚书.吕刑》。其曰——

“皇帝哀矜庶戮之不辜,报虐以威,遏绝苗民,无世在下。乃命重黎绝天地之通,罔有降格。群后之逮在下,明明棐常,鳏寡无盖。”

大意是,过去,九黎乱德,苗民受尽苦难,无处申诉,只好诉请天帝拯救。天帝很哀怜这些人,就命令“重黎”“绝天地之通”。原来,家家以巫术直达上天,重黎分别了神、民之务,隔绝天地通道,严禁相互杂糅,从此不再有民与神的直接胡乱交流,诸侯和臣下尊奉明德,孤寡小民也不受伤害了。

先秦时,《吕刑》被《国语》《左传》《墨子》等引用十六次。顾颉刚先生考证,吕姓,为姜姓一支,即吕尚本族,西周初封为吕国,此篇当为吕国国君于西周时所作。

《吕刑》说“重黎”奉天帝之命“绝天地之通”这件事,亦被先秦古籍所多引。

聊聊古人笔下和心中的“祝融”

《国语》作者亦为左丘明。

《国语.郑语》云:“夫黎为高辛氏火正,以淳耀敦大,天明地德,光照四海,故命之曰‘祝融’,其功大矣。”

这是说,高辛氏因为“重黎”昭明天地之德,光照四海,功劳巨大,命其名为“祝融”。

“重黎”就是“祝融”,此名,由帝喾所赐。

《郑语》还说,“祝融”的后代有“八姓”,即“己、董、彭、秃、妘、曹、斟、芈”。

《左传.昭公十七年》讲,郑国是“祝融之虚”——始居之地。恰因此,《郑语》多言“祝融”。

聊聊古人笔下和心中的“祝融”

《左传.二十九年》又说,祝融是颛顼的儿子。这位“祝融”进入“帝系”,开了个头。

《国语.楚语》里,把“重黎”说成是两个人——

“及少皞之衰也,九黎乱德,民神杂糅,不可方物。夫人坐享,家为巫史,无有要质。民匮于祀,而不知其福。烝享无度,民神同位。民渎其盟,无有严威。神狎民则,不蠲其为。嘉生不降,无物以享。祸灾荐臻,莫尽其气。颛顼受之,乃命南正重,司天以属神,命火正黎,司地以属民,使复旧常,无相侵渎,是为绝地天通。”

这段讲的,还是《吕刑》的故事,只是把“重黎”分成了“重”为“南正”、“黎”为“火正”,“绝地天通”也是一样的。

《楚语》说,经过“重”和“黎”这么一整顿,九黎的后人“三苗” 恢复了好风气。因此,重、黎的子裔,世世代代掌管天地,分管地民与天神的位次。到了周宣王时,重、黎后人的程柏林成了司马氏。

聊聊古人笔下和心中的“祝融”

《史记.太史公自序》,几乎重复了一遍这段记载,说他就是重黎改为司马氏之后的子裔。

《史记.楚世家》说,楚国的祖先,源于颛顼帝高阳。高阳,是黄帝的孙子,昌意的儿子。高阳生下了称,称生下了卷章,卷章生下了“重黎”。“重黎”是帝喾高辛氏的火正,立了很多功劳,能让天下光明遍照,帝喾就赐予其“祝融”的称号。共工叛乱,帝喾派“重黎”取诛杀叛乱之人,他没有杀尽。帝喾便在庚寅日杀了“重黎”,让他弟弟“无回”接替火正一职,还称为“祝融”。

这是对“祝融”人间世系最详尽的描述了。

太史公的这个说法,所本的,是汉初《大戴礼记》中的《帝系》之记载。《帝系》说,吴回成为“重黎”,后代有“昆吾、参胡、彭祖、云郐人、曹、芈”六姓氏。

以上,就是先秦至西汉史籍中关于“祝融”的记载了。

聊聊古人笔下和心中的“祝融”

另外还有很值得关注的一条“线索”,是《山海经》中关于“重黎”或“祝融”的记述。

《山海经》,非成书于一时,亦非出自一人或几人之手,这几乎是研究者的共识。

还有一个基本共识,《山海经》尽管是由汉代刘歆整理后献与皇帝的,但其母本,是在西周早期周王室舆图基础上,几经辗转,多有增删,于战国中期邹衍及后学手中成书,也无大的争议。

于是,《山海经》中,就囊括了中国东、西两大神话系统,杂糅了东、西两大“帝系”,同时加入了不少楚地文化的传说。

东部“帝系”,以“帝俊”“帝舜”“少昊”“太皞”为代表的。这一系统中,未见“重黎”和“祝融”记载,可以不去多说。

聊聊古人笔下和心中的“祝融”

西部“帝系”,以“黄帝”“炎帝”为代表,多处说到了“重黎”“祝融”。

《大荒西经》曰:“颛顼生老童,老童生重及黎,帝令重献上天,令黎印下地,下地是生噎,处于西极,以行日月星辰之行次。”

此云,颛顼生下了老童,老童生下了重和黎,颛顼令重托举天向上,令黎使劲压着地向下。黎在地下生下了噎,处于打底的最西端,主管着太阳、月亮、星辰运行的次序。

这与前述史籍的记载何其相似乃尔。

这里讲的,是“开天辟地”神话,这才是“绝天地之通”的准确含义。

《大荒西经》还说,大荒山是太阳和月亮落下之处,这里有颛顼之子吴回,只有左臂,没有右臂,三张面孔,三张面孔的人永远不死。

先秦古籍中,记载了许多日月西落之处的传说。《大荒西经》上述文字,一定是记述了极古老的传说,也可证明“重黎”“祝融”的故事起源于西部,而且与古人的“观象授时”有关。

聊聊古人笔下和心中的“祝融”

《海内经》载:“炎帝之妻,赤水之子听䚶(tian)生炎居,炎居生节并,节并生戏器,戏器生祝融。祝融降处于江水,生共工。共工生术器,术器首方颠,是复土壤,以处江水。共工生后土,后土生噎鸣,噎鸣生岁十有二。”

这又是一种世系,但可以解释前面说到的为何“祝融”要辅佐炎帝。也是古代长江流域及再往南的族群,何以认“祝融”、共工为祖先。

《海内经》又载:“洪水滔天。鯀窃帝之息壤以堙洪水,不待帝命。帝令祝融杀鯀于羽郊。鯀复(腹)生禹。帝乃命禹卒布土以定九州。”

这是流传甚广的传说了。

司马迁在《史记》卷六十三最后说,《禹本纪》记载的昆仑山和张骞真实看到的不一样;至于《禹本纪》《山海经》所讲的怪物,我就更不敢说了。

从《山海经》所记“重黎”“祝融”来说,一是与前述史籍有很多共同或极相似之处;二是《山海经》讲的内容,很可能记载的是更久远之前先祖时期的认知。

聊聊古人笔下和心中的“祝融”

简单总结一下——

第一,先秦至汉的史籍,多从“纪史”角度讲“祝融”;《山海经》则多讲神话传说。

不过,上古史离不开神话;神话中往往有历史的影子。

第二,“祝融”辅佐炎帝,主夏季,给世间带来光明云云,这应该是上古先民太阳崇拜的反映,另外也是对火的崇拜。

“祝融”原来是神,很可能是上古先民心中太阳神的化身,或者由太阳神分化而来。其“火正”的官职,古代正是光明和温暖甚至炎热的象征,也意味着远古上古时期,火对人类的重要。

第三,上古先民观测天象,对日月星辰有了初步认知后,必然拟人化,形成天神崇拜。这种崇拜与“开天辟地”“创世纪”必然联系在一起。

“祝融”,最初一定由此而诞生。

第四,古人的天神崇拜,逐渐必然转化为人间英雄崇拜。上古时期掌握天文观测权及话语权的统治阶层,自然会在这种转化中形成“君王”政治理念,也会由此产生祖先崇拜。

“祝融”进入“帝系”是这种转化的具体体现,并被自古以来的族群认作先祖。

但不管怎样,“祝融”,自古以来始终是人们心中所崇敬的“神”。

Tags:帝喾   左传   颛顼   国语   火星   炎帝   刘安   春秋战国   淮南子   姜子牙   吕氏春秋   左丘明   周宣王   史记   黄帝   孔子   苗族   墨子   少昊   共工氏   浩瀚   西汉   司马迁   西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