怒江州信息网

首页 > 最新信息 / 正文

面对汉武帝的阴招,诸侯王却只能乖乖认输!这还要多亏了景帝

网络整理 2019-04-26 最新信息

推恩令是汉武帝时期针对诸侯国实行政策,其实最在在文帝时期就有理念雏形了,也就是贾谊提出的“众建诸侯而少其力”,汉武帝通过推恩令极大削弱了诸侯国实力,同时加强中央集权,诸侯国对中央的威胁也就不存在了,显然诸侯各王对于推恩令是深恶痛绝的,但是他们却为何没有大规模反抗呢?

面对汉武帝的阴招,诸侯王却只能乖乖认输!这还要多亏了景帝

推恩令的基础建立在汉人的嫡长继承上。所有诸侯死后,只能由嫡子继承,推恩令相当于法律认可子女继承权一律平等。这样诸侯的小儿子们就有机会分诸侯的权和地。只能说推恩令各诸侯王执行不执行,这个诸侯国都要分裂或内乱,执行了推恩令老国王死后王国就分裂了,不执行推恩令,嫡长子高兴但也长久不了,因为老国王死后,其他的儿子们就会内斗自相残杀,搞不好最后这一系就会绝了,王国就被朝廷收回了,如果想后代安稳只有执行推恩令,推恩令成功的把汉朝中央与地方势力的矛盾转化为地方势力内部的矛盾,对于诸侯各国来说,这是汉武帝在他们身上用的一个阴招啊,而诸侯各国只能乖乖认输。

面对汉武帝的阴招,诸侯王却只能乖乖认输!这还要多亏了景帝

这么说吧,你一群儿子,总有一些你喜爱的。你的嫡长子一个人继承一国,你其他喜欢的儿子怎么办?推恩令一出,你的爱妃爱子们有了希望,他们必然哭求。你给还是不给?不给,你的嫡长子已经对那些想分国的儿子们起了杀心,毕竟本来是他一个人的大国,现在其他兄弟居然想分,所以为了其他儿子不被杀不被流放,你必然要把国分给其他儿子,反正又不是中央收回去,肥水还是在自己田里啊。

面对汉武帝的阴招,诸侯王却只能乖乖认输!这还要多亏了景帝

可以说汉武帝推恩令最彻底,一般5世以后是平民,不像后来的明清的宗室有一个最低爵位保证皇室成员衣食无忧,但是皇室经过两百年之后成员太多,国家财政根本养不活,朱元璋的儿子基本个个是铁帽子王,明朝灭亡的时候他们很多后代还是亲王,国家财政怎么负担得起,明清后期主要是宗室拖累了国家。

面对汉武帝的阴招,诸侯王却只能乖乖认输!这还要多亏了景帝

而且准确的讲,推恩令仅是强化了削藩的成果,并不是以此而解决藩王的问题。汉朝藩王的问题在景帝时期其实就基本已经解决了,七国之乱三个月结束,朝廷根本没有伤筋动骨,诸侯国却已经没有任何实力对抗中央了。这时候想怎么搞就怎么搞了。梁国刘武在前面顶着,后面周亚夫断了吴楚两国的粮道,朝廷就解决了各地藩王最有力的一次反击,多说一句,有很多人认为晁错是景帝错杀的,我认为景帝很清楚杀晁错平不了七国之乱,只是为了打击对面士气,因为对面造反的理由就是晁错,就是让你没了这理。景帝这个人非常无情的,景帝这么精明的人,一点没准备那是不可能的,况且晁错削藩策里提醒了,削藩会反,他怎么可能不准备。

面对汉武帝的阴招,诸侯王却只能乖乖认输!这还要多亏了景帝

所以说推恩令必须有一个前提,如果在景帝时代施行推恩令是行不通的,因为诸侯势大,就会政令不通,封国内施行什么政策朝廷管不了,为什么武帝时代推恩令会顺利推行,说到底还是因为景帝把大的诸侯国都搞掉了,留下的都是对中央构不成威胁的小诸侯。所以推恩令推行的前提是中央对封国有压倒性的优势,推恩令的推行,还要多亏了景帝,他功不可没啊,推恩令真正的分封制基本上到刘彻就终结了,后世的藩王多有名无实,自汉武帝开始,中国历朝分封诸王,除了元朝和明初清初以外,就没有实封的都是食邑,这种情况下根本不需要推恩令,当然这种情况也造就了在中央衰弱之后没有外援的情况屡屡。

面对汉武帝的阴招,诸侯王却只能乖乖认输!这还要多亏了景帝

说的夸大一点,没有推恩令就没有刘秀的中兴,像刘病已和刘秀、刘备一样拥有皇族的血脉兼具底层的生活经历,加上优秀的教育,这样首先在血统上具有统治合法性,在政策上有利于劳苦大众,加上皇族天生的使命感就会一次又一次的使汉朝中兴,如果没有推恩令那就会像八旗一样,在几百年后皇族毫无战斗力,假设三国时期刘备再度一统天下,那么没准就会产生一个现象,那就是天下只认刘氏为帝,汉朝国祚会一直传下去。

本文作者:历史尘封(今日头条)

原文链接:http://www.toutiao.com/a6684148102456148488/

声明:本次转载非商业用途,每篇文章都注明有明确的作者和来源;仅用于个人学习、研究,如有需要请联系页底邮箱

Tags:汉武帝   推恩令   汉朝   晁错   七国之乱   刘备   朱元璋   汉光武帝   明朝   元朝   贾谊   周亚夫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