怒江州信息网

首页 > 最新信息 / 正文

怀化历史上的第一所女子小学

网络整理 2019-07-02 最新信息

在封建社会里,由于受着封建思想的束缚及清规戒律的的限制,青年男女之间,有着一条不可逾越的鸿沟,读书是不能同校的。女子要读书,如果没有自己的学校,就只有望洋兴叹了。

因此,为了使女子有求学的机会,开办女子学校,是一件刻不容缓的大事。我们晃县的女子学校,直到民国成立以后才开始创办起来。

民国二年(1913年)二月,在晃县劝学所长杨世勋和教育界有名人士杨楚珍、吴舜卿等人的筹措下,才在侗乡开办了“晃县第一初等女子小学校”,校址在晃城旧捕厅公馆(现老晃城火车站旅社附近)。


怀化历史上的第一所女子小学


办学的经费,由当时的劝学所支付。招收学生约二十人。学习期限为四年。讲授的课程有国文、算术、历史、地理、自然、唱歌、手工(主要是缝纫、编织)。

六月十一日,晃县知事向湖南省府呈报,拟请在全县六个区,各设一所女子小学,并请核拨办学经费。但结果没有得到省教育厅准许,这计划未能实现。

民国八年(1919年)姚荣熙担任校长,计有学生五十四人,学校逐渐趋向正规化。

这年,劝学所长杨楚珍、省参议员吴舜卿等联名报请县知事曹万炳批准,提取各区匪产变价,购买旧行台、巡检两废署房屋,改建为校舍(地址在现在县水泵厂门口)。

因此,这段时期,女子学校规模宏敞,图书器物俱全,其设备为全县学校之冠。

民国九年(1920年),因兵匪骚扰,校舍被军队占驻,设备被毁,只得停办。

民国十二年(1923年)八月,才得复课。但好景不长,于民国十四年(1925年),黔军过境,女子学校,复罹灾劫,校舍、校具及教学设备,均被毁坏无遗,又被迫再次停办。


怀化历史上的第一所女子小学


直到民国十八年(1929年),当地教育界名士,共同计议租龙溪口坳上姚家祠堂(现龙溪口中学所在地)作校舍,恢复开办。

由于房屋破旧,狭小阴暗,设备简陋,许多学生不愿入学。因为当时的学生,大部份是官吏、绅商之女,没有优美的环境和较好的设备是不能激起她们入学兴趣的。

加上当时学生家长的封建思想严重,女儿的年龄稍长,即令罢学家居。所以女子小学,虽然惨淡经营,勉强维持到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仍只有学生三十五人,学校几至倒闭。

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后,沦陷区难民纷纷流徙来晃,这时,女校校长张本清,聘请了长沙女青年教师李文、李玉、邓敬纯为敏员,加强了师资力量,修葺了校舍,学生人数激增。

到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止,已发展到三个班,学生达到二百一十人。李文、李玉到校后,才开始破除封建的那一套陈规陋习,学习气氛空前高涨。

她们教唱抗日救亡歌曲,排演进步文明戏。并以新时代新型女子的进步思想影响学生,使学生的思想得到解放,由闭塞的校内冲出广阔的校外。

怀化历史上的第一所女子小学


赶场天,还与县立小学的男同学联合走上街头,合演街头剧,宣传抗日工作。平时女生走出校外,都是穿着整齐的青色衣裙校服,左胸佩有缀着“县女校”三字的襟章,文雅大方,老少市民见之莫不钦羡。

女子小学自创办以来,任过该校校长、教员的先后有姚荣熙、杨绥之、张润翎、杨子云(教育局长兼)、吴舜卿、张本清、姚楚平、唐棣、杨松山、田鲤登、杨翼之、张明之、李文、李玉、邓敬纯、张淑贞、张继鳌等,他(她)们对于晃县女子教育,均有卓著的贡献。

女子小学,自民国二年(1913年)创办起到民国三十年(1941年)与晃县县立小学合并止,历时二十八年。

在这二十八年中,晃县女子小学,虽然时办时停,几经沧桑,但它为我县女子教育起了促进作用,同时也为国家输送不少合格人才,其成绩是不能低估的。

本文作者:怀化文摘(今日头条)

原文链接:http://www.toutiao.com/a6708684149076541963/

声明:本次转载非商业用途,每篇文章都注明有明确的作者和来源;仅用于个人学习、研究,如有需要请联系页底邮箱

Tags:我在宫里做厨师   怀化   长沙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