怒江州信息网

首页 > 最新信息 / 正文

火烧阿房宫:杜牧的文章让项羽背锅千年

网络整理 2019-06-06 最新信息


火烧阿房宫:杜牧的文章让项羽背锅千年


项羽火烧阿房宫的事情,在今天的很多人看来似乎是一种常识。然而,如果将时光倒退回1000多年前的唐朝初期,大部分人都不会知道这个事情。如果继续向前追述,那么无论是南北朝的世家大族或是两汉的儒生文人,也都对此事闻所未闻。

所以,项羽火烧阿房宫的“光辉事迹”,其实源自公元9世纪的诗人杜牧。而他自己生活的时代,距离当年的项羽也已经过去了1000多年。这个年代差距就和他自己与我们今人的时差类似。


火烧阿房宫:杜牧的文章让项羽背锅千年

阿房宫因为杜牧的作品而变得闻名



公元822年,杜牧还是一个年仅20的热血青年。在通读了一些关于政治和军事类的粗浅著作后,不免就感而发,写下了成为后世中学教科书中的重要题材《阿方宫赋》。在这篇名著中,他将大秦帝国的覆灭和关中的劫难,都归功于杀入函谷关的楚人军队:戍卒叫,函谷举;楚人一炬,可怜焦土!

对一个年仅20岁的青年来说,《阿方宫赋》当然是非常不错的文学作品。但此文中也包含了很多古文中常见的毛病。最典型的例子,就是为了节省字词而虚化处理了很多细节。毕竟,司马迁早在西汉时就已经写的清清楚楚:项羽下令烧毁的是位于咸阳城的秦国王宫。


火烧阿房宫:杜牧的文章让项羽背锅千年

项羽的部队 将全部注意力都集中在秦王宫身上



当然,杜牧并没有在赋中直接将项羽和阿房宫联系起来。但因为两者出现在了相距不远的前后文位置,当中又缺乏足够多的细节描述,自然就会让不明所以者产生联想。这个事情,也就在很多人心中成为了悬案。

一直到公元2002年,考古学家开始大力挖掘当年的阿房宫遗址。他们惊讶的发现,偌大的考古遗址内,居然没有一丝被大火烧过的痕迹。相反,在之前发现的秦王咸阳宫遗址中,到处散落着大火烧焦的痕迹。显然,司马迁的记录较为准确。而根据杜牧的文学作品所产生的“发散性思维”,被彻底证实了不存在。


火烧阿房宫:杜牧的文章让项羽背锅千年

阿方宫遗址的一段土墙



此外,在其他历史记录中,我们也能发现很多关于阿方宫当年情况的旁证。这座秦王献给自己与子孙万代的行宫,从开始修建到因为战乱而停工,前后不过3年时间。在大部分建筑都没有完工的时候,无兵可用的秦二世就将工人全部征发充军。虽然只是消耗楚人锐气的炮灰,却也的确为击退第一轮的陈胜吴广义军而做出贡献。至于阿方宫本身,在之后就再也没有机会继续施工了。

后世的考古人员还发现,在阿房宫的遗址内,除了东西北三面墙和少数瓦砾外,再没有任何与建筑有关的东西。也就是说到停工为止,这座被后人称为天下第一的阿房宫,其实连毛坯都没有完成。如果项羽需要出于泄愤,将这个工地一并烧毁。那整个咸阳都应该在更早之前被毁灭了。


火烧阿房宫:杜牧的文章让项羽背锅千年

原有的秦王宫殿 才是当时的统治中心



相比之下,无疑是原宫殿更有销毁价值。因为在整个先秦时期,作为军事强国都城的咸阳都是没有城墙的。除了野战军外,整座城市的防御中心就是宫殿。这里不仅是秦王的生活和办公场所,也是国库的核心所在,更储存了大量武器储备。整个宫殿,基本上就是一座具有行政功能的堡垒。

当然,对于大部分后世的粗浅读者而言,事情的真相并不重要。杜牧写文的初衷,可能是哀叹盛唐气象的不复存在。所以在引经据典之余,不需要注意那些该死的细节。而古代的书面雅语,也崇尚简略和意境,对细节描述抱有天然敌意。


火烧阿房宫:杜牧的文章让项羽背锅千年

航拍的部分咸阳宫殿遗址



这似乎是为一群已经具备丰富阅历和知识储备的人所准备的“内部交流工具”,而不像是为普通人传递信息所设计的方便载体。很多研究古代历史的爱好者,在感叹惜字如金的记载时,恐怕也会有类似想法。

本文作者:冷炮历史(今日头条)

原文链接:http://www.toutiao.com/a6698913594945307147/

声明:本次转载非商业用途,每篇文章都注明有明确的作者和来源;仅用于个人学习、研究,如有需要请联系页底邮箱

Tags:杜牧   项羽   历史   咸阳   文章   司马迁   唐朝   文学   考古   建筑   西汉   南北朝   秦二世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