怒江州信息网

首页 > 本地信息 / 正文

旗鱼的莉莉娅白族:家在苍山洱海间

网络整理 2017-04-29 本地信息
(原标题:白族:家在苍山洱海间)

白族总人口有1933510人(2010年)。主要分布在云南、贵州、湖南等省,其中以云南省最多,四川省、重庆市等地也有分布。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民族区域自治政策的落实和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广大白族地区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变,各项事业获得了巨大发展。白族人口最多的大理白族自治州成立60年来,全州地区生产总值突破900亿元,是建州时的64.9倍,财政收入152.4亿元,是建州时的2847倍,城乡居民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27081元和8766元。

历史源流

白族自称“白子”“白尼”“白伙”,统称为“白人”。他称有民家、那马、勒墨、勒布等60多种。1956年11月,根据广大白族人民的意愿,正式确定以“白族”作为统一族称。

白族属于氐羌系统的一支,其族源是多元的,主要是以土著居民洱海人(西洱河蛮)、昆明人为主体,融合了僰人、哀牢人、西爨白蛮等成分,甚至融合了一部分汉族,最终于公元8世纪形成白族。

白族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民族。从“苍洱遗址”考古发掘来看,“其本质导于华北之仰韶、龙山文化”,是一种“地方色彩甚重”的区域性文化。尤其是遗址出土的双孔半月形石刀充分说明了苍洱文化与中原文化的联系与区别。这种双孔半月形石刀形式与内地相近,内地石刀的刃大部分开在凹面(即“弓弦”),洱海区域的石刀的刃则开在凸面(即“弓背”)。随着洱海区域进入青铜时代,中原商王朝势力所及范围已到达今川滇一带地区,白族先民开始大规模地与中原发生经济文化交往,从此开辟了白族文明史的一个新纪元。

白族分布地区处在云贵高原。西部有澜沧江、怒江纵贯南北,构成纵深的河谷地带,林木繁茂,景色秀丽;东部有金沙江横贯东西,地势开阔,宜于禾稼。金沙江西南的洱海之滨,气候温和,土壤肥沃,庄稼一年两熟,主产大米、小麦、豆类、玉米、棉花、油菜、甘蔗、烟叶等,号称粮棉之区,地下蕴藏着丰富的煤、铁、铜、铝和各类稀有金属。

文学艺术

白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彝语支,也有人认为语支未定,并有不少学者主张应该单独划为白语支。白语有22~29个辅音,有大量汉语借词,新词术语都直接借用汉语,是藏缅语族中汉语借词较多的一种语言。白语词汇近60%为汉语借词,因此多数白族人通晓汉语。

白族在唐代曾参照汉字创制了方块白文。历史上,白族用白文记述历史,创作文学,留下了一定数量的白文古籍,大致有如下几类:白文经卷、白文残瓦、白文史书、白文碑刻、白文祭文、白文唱本和白文对联等。

白族民间文学包括神话、传说、故事、民歌、叙事诗以及民间曲艺大本曲和吹吹腔等各类体裁的作品,它们构成白族文学的主体。

白族古老的神话有开辟神话、图腾神话、龙神话、本主神话和密教神话五类。代表作品有《开天辟地的传说》《氏族的来源》《九隆神话》《大黑天神》等。这些神话是白族先民关于天地形成、人类起源、氏族来源等各种事物的解释。

白族人民以美丽的自然风光、名胜古迹和重大历史事件为素材,创造了许许多多地方风物传说和故事,反映了白族人民独特的风俗习惯、民族心理,具有很高的思想性和艺术性。代表作品有《望夫云》《美人石》《蝴蝶泉》《神奇的鸟会》《鸡足山》等。此外,白族人民还创作了大量的本主故事和机智人物故事。

白族民间诗歌,可分为打歌、歌谣、长诗和对口山歌。“打歌”是音译,本义为游戏、玩耍,它是同生产、生活和风俗习惯相联系的一种比较原始的艺术形式。

白族民间文学中,有一种长篇诗歌体——本子曲,主要流传于剑川、洱源一带,著名作品有《鸿雁带书》《鸿雁回书》《李四维告御状》《青姑娘》《放鹞曲》等。大本曲是一种说唱文学,在民间广为流传,它由唱词和说白构成,以唱词为主,说白为辅。唱本有些是根据汉族的古典小说、历史故事和民间故事改编的,有些是根据白族民间故事改编的。

白族地区还流行一种民间戏剧——吹吹腔,剧目有200多种,多数是根据汉族古典小说、历史故事、民间故事和白族民间故事改编的。

白族绘画艺术丰富多彩。《南诏中兴图传》是白族画家张顺、王奉宗的杰作,包括画卷和文字卷两部分,因绘制于南诏中兴二年(899年)而得名,是南诏时期的民族艺术珍品,对于研究南诏历史与文化具有很高的历史和艺术价值。《张胜温画卷》是大理国画工张胜温创作于大理国盛德五年(南宋孝宗淳熙七年,1180年),画卷有明翰林学士宋濂、清乾隆皇帝及近人方国瑜、罗庸等诸多名家题跋,在中国美术史及世界佛教图像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此外,元代大理凤仪遍知寺的壁画、明代剑川沙溪《兴教寺壁画》均为一时之绘画艺术珍品。

生活习俗

白族服饰清爽大方。男子多穿白色对襟衣,外套黑领褂。妇女服饰各有千秋,从服饰可看出年龄大小、成婚与否以及地区差异。其素雅的扎染,古朴的绣花围腰、鞋子,花团锦簇的绣花背被、挂包,都很有特色。

白族崇尚白色,以白色衣服为尊贵。大理一带的男子多穿白色对襟衣,外套黑领褂。洱海东部白族男子则外套麂皮领褂,或皮质、绸缎领褂,腰系绣花兜肚,下穿蓝色或黑色长裤。女子服饰各地有所不同。大理一带多穿白上衣,红坎肩,或是浅蓝色上衣、外套黑丝绒领褂,右衬结纽处挂“三须”、“五须”银饰,腰系绣花短围腰,下穿蓝色宽裤,足蹬绣花鞋。城镇居民多穿汉族服装,青年人爱着时装。

白族喜食酸辣,洱海的鲤鱼、弓鱼、鲫鱼是人们喜食的菜肴,“砂锅鱼”是大理著名佳肴。善于腌制火腿、腊肉、香肠、油鸡、螺蛳酱等。爱饮糯米酿造的甜酒、大米制作的饵丝。喜饮烤茶,著名的“三道茶”是待客上品。第一道是用沱茶冲泡的苦茶;第二道是加红糖和牛奶的甜茶;第三道是放入核桃、蜂蜜、米花的回味茶。“一苦、二甜、三回昧”的“三道茶”不仅是白族同胞待客的佳茗,它还寓含了丰富的人生哲理。乳扇是白族独创的乳制品,色泽淡黄,状如扇,薄如纸,味道鲜美。

白族的建筑艺术独具一格。高寒山区多居住单间或两间相连的“垛木房”或“竹篱笆房”;坝区则多住土木结构的瓦房。位于苍山脚下、洱海之滨的大理喜洲,是白族民居的精萃所在。一座端庄的白族民居主要由院墙、大门、照壁、正房、左右耳房组成。一般的建筑形式是“两房一耳”“三坊一照壁”,少数富户住“四合五天井”,还有两院相连的“六合同春”,楼上楼下由走廊全部贯通的“走马转角楼”等,现在多是一家一户自成院落的二层楼房。

“胜地标三塔,浮图秘鬼工”,此诗赞誉的就是大理崇圣寺三塔,它和河北的赵州桥、西安的大雁塔一样,是我国古代建筑的珍品。主塔千寻塔始建于公元836年,高69.13米,是一座方形密檐式的16级大砖塔,属典型唐代密檐式塔。与主塔鼎立的南北两塔建造于大理国时期,均为10层密檐式八角形砖塔,高达42.19米。三塔虽各具风格,但浑然一体。建筑风格和著名的西安大雁塔有异曲同工之妙,是我国古代民族团结的实物见证。

白族的雕刻艺术主要体现于石雕和木雕。开凿于南诏大理国年间的剑川石钟山石窟是中国南方最具代表性的石窟之一,享有“西南敦煌”的美誉。石钟山石窟共16窟,造像139躯,从各方面形象生动地再现了南诏大理国时期的社会文化生活的真实图景、佛教人物造像、南诏的政治生活图景、南诏大理国的宗教信仰,还是南诏政权与东南亚、南亚和西亚各地的文化交流的真实写照。白族木雕主要运用于宫廷庙宇、民居建筑的装饰,尤以剑川木雕最为出名。北京人民大会堂云南厅的堂门和木雕屏风就出自剑川木雕艺人之手。

节日文化

三月街是白族人民盛大的节日和街期,号称“千年赶一街,一街赶千年”。它的起源与观音伏罗刹的传说有密切联系,所以又叫观音市。每年夏历三月十五开始在大理古城西门外举行,会期七至十天。结棚为市,万商云集,交易各地土特产品、中草药材、骡马牲畜和日用百货。节日期间,举办传统的赛马、赛龙舟、射弩、打秋千等民间体育比赛以及大本曲演唱、洞经古乐、民族歌舞表演。年年如是,热闹非凡。

火把节是白族另一盛大节日,每年夏历六月二十五举行,古称“星回节”,它是白族人民在秋收前预祝五谷丰登、人畜兴旺的活动。节日期间最为壮观的是每个白族村寨都要在村子中央的场地上竖起一柱或数柱三四丈高的大火把,树杆作心,外面捆扎竹片、树枝和松明,用彩线系上火把梨、乳扇、鞭炮,插上书有“五谷丰登”、“国泰民安”、“风调雨顺”字样的“升斗”,当夜幕降临,大小火把齐明,红光满天,响声震耳。

绕三灵,又称绕山灵、绕三林,是一种农闲时的赛歌盛会。白语叫“观上览”,意即“游逛园林”。三灵指“神都”圣源寺,“仙都”金奎寺,“佛都”崇圣寺,绕三灵主要是串游这三个寺庙。每年农历四月二十三至二十五,洱海周围上百个村寨的男女老少,各村组一队,每着盛装,从大理古城出发,至洱海边的河矣村,历时三天。每队领头的是两位年长男子,他们合挟一支杨柳,高八尺许,横一彩绸,一葫芦。一手挟枝,一手执蚊帚,或一把扇,或一块毛巾,一人主唱,一人拍打,后面跟着众男女,载歌载舞,充满狂欢情绪,被称为“白族狂欢节”,已经申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

此外,白族还有许多节日,如过正月、朝鸡山、葛根会、青姑娘节、天子庙会、接佛母、打歌会、花朝节、庄稼会、观音会、小鸡足山歌会、蝴蝶会、栽秧会、卖花会、杨梅会、绕海会、赛花船、海西海歌会、松桂骡马会、海灯会、石宝山歌会、剑川骡马会、将军庙会、渔潭会、菊花会、尝新米节、本主节等。

白族舞蹈较多,按活动性质可分为娱乐性和祭祀性两大类。娱乐性舞蹈有霸王鞭、八角鼓舞、龙狮舞、模拟动物舞、兵器舞等,祭祀性舞蹈有羊皮鼓舞、手巾舞、碗箩舞、耍花舞、灯盏舞、巫舞等,其中霸王鞭、八角鼓舞、龙狮舞最流行。

弥渡花灯,是弥渡地区民间艺术展演形式,包括音乐、舞蹈等内容。“月亮出来亮汪汪,想起我的阿哥在深山;哥像月亮天上走,山下小河淌水清悠悠……”这是20世纪50年代广泛流传于全国的弥渡山歌《小河淌水》,被誉为“东方小夜曲”,它使弥渡闻名于世,也使弥渡花灯《十大姐》、《绣荷包》等享誉全国。在弥渡流传着一句俗语:“十个弥渡人,九个会唱灯。”每年正月十五是传统的密祉灯会,届时密祉万人空巷,盛况空前,至今不衰,反映了弥渡花灯的娱乐性和群众性。

白族器乐非常丰富,而其中乐器结构和演奏风格最为独特的是唢呐和三弦。白族唢呐与汉族唢呐构造不同,背面无音孔,正面只有七孔,采用“借音”吹奏法。唢呐不仅用于婚丧嫁娶、喜庆节日、庙会等活动,还是传统白剧“吹吹腔”的主要伴奏乐器。三弦是最牵动白族人心的又一种乐器。白族三弦有大、中、小三种,大三弦音质浑厚,主要用于白族民间曲艺“大本曲”的伴奏;中音三弦,又称龙头三弦,是白族民歌的主要伴奏乐器;小三弦,长度不足二尺,演奏多用揉弦指法,善于发挥每个音符的余音和波音,音色有类于古筝而更显得轻妙柔和。

大理洞经古乐始于南诏大理国时期的宫廷音乐和祭祀音乐,兴盛于明清两代,在发展过程中融入了儒、释、道三教的祭祀音乐,而完善于道家的道场,以演奏《文昌大洞仙经》为主调,故称为洞经音乐,它堪称为一块音乐的活化石。下关洞经乐社“三元会”至今尚保留“奉圣乐”等乐章,其中仅下关民间音乐家李莼保存的“工尺谱”就达200多首。其演奏风格兼具道家音乐的飘逸、宫廷音乐的典雅、江南丝竹的柔美和儒家音乐的浑厚。

(摘自《民族问题五种丛书》之《中国少数民族》卷,由郑娜编辑整理)

(原标题:白族:家在苍山洱海间)

Tags:

猜你喜欢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